挑戰啊,不是你完成了什麼,而是你經歷了什麼。
那麼2014年, 似乎應該有一點新挑戰,那我的挑戰是,挑戰當個女孩。
是這樣的,從小生長在女孩堆的貝果本人,一直以當小男孩為職志,我小時候的role model是….羅賓漢、福爾摩斯之類的人,不是白馬王子理想類型唷!是 ROLE MODEL!但是為什麼?可能是因為脾氣差? 可能是因為沒耐性? 可能是因為神經粗到像水管? 我一直沒有仔細想,直到看到這個影片。
影片是印度一個電影學校為提醒大眾反思2012年震驚社會的印度社會案件影響 (Nirbhaya gang rape, Nirbhaya 是媒體為女孩的化名,代表無懼無畏),委託一位校友導演Ketan Rana拍攝,希望藉由這段影片提醒人們重新省思社會價值觀。(若無法觀看,請背起背包,一起旅行到官方影片)
我很喜歡這個影片,多年來,極端女權主義,都把女性設為弱勢、被害者,「為女性發聲」的態度,常常展現出,女性必須要強悍、要勇敢、要主張「捍衛」女性權力。但是這部廣告短片,雖然沒有國際廣告驚心動魄、引人入勝,卻不同於以往強調女權的影片,Ketan Rana從令我意外的角度切入: 他的觀眾、他所想要教育的對象,是男性們。他想說,男性們,請思考、請行動、請改變。
該改變的,不該是我們。
一個稱兄道弟的朋友,對於我的一個人旅行,仍舊無法理解,他說:「一個女孩子自己出去旅行,也太危險了吧!」,對他來說,可能無法真正理解,所謂危險的定義是怎麼來的。當下,不改火爆的性格,立即回嘴: 難道,就因為一些人創造的危險因子,我就必須放棄我喜歡的事情?就必須放棄體驗世界?
但話一出口,是自己傻了,我忽然驚覺,對耶!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大環境裡,我常想「如果是男生我就可以…」
但是為什麼? 我是真的那麼討厭以女性的狀態存在,還是我討厭以既有的女性社會狀態存在?
在歐美,因為亞洲面孔的劣勢,必須承認,常常會被當作小女孩「保護」,常常必須要很。大。聲。地提醒大家,請把我當一回事。於是,在某些場合,我壓低聲音說話,我小心不大笑或落淚,我避免任何可以讓 女性 這個詞彙tag在我身上的機會。
很挫折的時候,忍不住跟朋友抱怨,我想要當個男孩兒!!!!!!
女孩看了我一眼,輕輕地說: 我不想,因為,我享受當女生的權力。
是啊,其實,當女孩有很多權力
女孩纖細敏感,更懂得世界的美麗
女孩貼心溫柔,更懂得傾聽、提供擁抱
女孩溫暖自在,更懂得慷慨地愛
女孩,沒有太多無謂的堅持,對於自己的心總是很誠實。
那樣很重要,那樣很好。
那麼 2014 年,我的挑戰就是,挑戰成為一個更好的人,挑戰更有勇氣,挑戰,當一個女孩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是貝果,是時空旅人,喜歡放空和旅行,有時候會消失不見,但是喜歡大哭和大笑,所以只要拉著線就可以找到我。
相信慷慨地愛真的很重要,手上的相機,是提醒自己觀察小溫暖的依據。畢竟,旅行的意義,不是距離,是發現美好事物的能力。@Ms. Bagel